田径运动损伤病因预警动态链模型建立的初步研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运动损伤是田径运动中的常见问题,近年来,运动员由于训练时间长,机体负荷大,从而导致了损伤发病率的增高,严重妨碍了运动员保持和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甚至导致运动员过早
运动损伤是田径运动中的常见问题,近年来,运动员由于训练时间长,机体负荷大,从而导致了损伤发病率的增高,严重妨碍了运动员保持和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甚至导致运动员过早离开赛场,因此,运动损伤的治疗和预防一直是运动医学界关注的重点。研究表明,运动损伤的发生不是由一个简单的原因导致的,往往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诱导运动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在传统上一般被划分为两大类,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这些因素也可以划分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其中内部危险因素往往是不可控因素。但是单纯从内部和外部因素这个角度来解释运动损伤的发生是远远不够的,要建立一个完整的运动损伤发生的机制模型还要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损伤诱发事件的作用。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全方位的分析和评估各种运动损伤致伤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相关的运动损伤风险因素预警动态链模型,以期为运动员回避和降低损伤致伤风险,保证正常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并为研发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和移动计算技术的田径运动员伤病预警系统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1 田径运动损伤病因预警动态链模型的建立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田径运动损伤的发病率可达45%~82%,其致伤原因太多包括运动负荷过大、准备活动不合理、身体机能状况不良、技术错误、心理因素等[1],这些致伤因子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的各个阶段和环节中都可能面临的,但各种致伤因子的发生概率和所造成的影响却不尽相同。为了解释各种致伤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损伤的贡献率,Meeuwisse[2]建立了一个运动损伤动态链模型,在模型中,把运动损伤的发生看成是依次递进的关系,“内部致伤因子”(不可控因素,如年龄、性别、身体成分、解剖结构等)可增加发生运动损伤的倾向,如再加上有“外部致伤因子”(可控因素,如保护措施、器材、环境等)则使该运动员成为“损伤易发人群”,这类运动员较易发生伤病;但仅有内部和外部因素,还并不足以诱发损伤,Meeuwisse 将“诱发刺激事件”作为损伤发生动态链的最后一环,并将其定义为必要的条件,这种诱发刺激因子的出现往往直接导致损伤的发生。
借鉴Meeuwisse 运动损伤病因多因素动态链,结合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综合分析,我们把运动损伤的预警融合其中,建立了田径运动损伤病因预警动态链模型(图1),以期为研发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和移动计算技术的田径运动员伤病预警系统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图1 田径运动损伤病因预警动态链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诱发损伤的因子包括三类:A 内部致伤因子、B 外部致伤因子、C 刺激诱发因子。A 类因子增加了损伤发生的倾向,在B 类因子的共同作用使运动员成为“易伤人群”,而C 类因子是导致损伤的必要条件,但即使三类因子都存在也不一定直接出现伤病。研究表明,大部分损伤在出现之前可能存在各种潜在征兆,如发生小腿应力性骨折之前可能会出现间歇或持续酸疼感、灼热感、压痛等症状,而休息后可有所缓解。因此,我们融合了预警机制在这个模型中,第一次预警在“易伤人群”处,第二次预警在“潜在伤病发生征兆”处,分别对应不同的预警风险等级,第一次预警等级为黄色,提示运动员应给予一定的警觉;而第二次预警等级为红色,表明运动员存在发生损伤的巨大可能性。不同的预警等级对应不同的降低风险的措施,目的都是为了减少各类运动伤害事故,为保证正常训练和比赛,发挥运动能力提供帮助。
2 各类致伤因子分析
通过结合国内外学者对运动损伤致伤因素的研究,把田径运动损伤病因分为三类:A 内部致伤因子、B 外部致伤因子、C 刺激诱发因子。通过结合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和综合分析,结合运动员实际损伤发生情况,对各致伤因子分别进行风险评估,为田径伤病预警系统的计算机综合运算(基于神经网络的数据挖掘系统)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具体分析如下。
2.1 内部致伤因子
表1 内部致伤因子风险评估表* 指田径跳跃类运动项目;**满足Proctor 3 个康复标准;***满足Proctor 2 个康复标准;****满足Proctor 1 个康复标准或更差;△指左右肢体、前后肌群力量对比。
2.1.1 年龄
国内学者对年龄与田径运动的研究多集中在运动员最佳竞技年龄特征的分析方面。而国外学者研究不仅涉及年龄与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关系,有的还认为年龄与多种项目的运动损伤发病密切相关,如Ostenberg 等[3]调查发现,年龄大于25岁的运动员各种损伤发病率较高。Orchard[4]的研究表明,年龄大于23岁的运动员其腘绳肌和小腿肌肉拉伤几率较高。Stevenson 等[5]研究发现,55%的年龄在26~30岁的运动员其损伤几率较高。Knapik 等[6]调查发现,25~35岁男子各类损伤发病率明显较高。综上所述,结合专家反馈意见,年龄作为内部致伤因子其损伤风险评估可参考表1。
文章来源:《田径》 网址: http://www.tjzzs.cn/qikandaodu/2020/0929/612.html
上一篇:有理可依的踝关节训练方法
下一篇:对高校非田径体育特长生课余训练的研究<sup>①